首页 独家 > 正文

从奋勇入市到赛道破灭 如何才能恢复基民信心?独家专访晨星(中国)总经理

2023-08-27 19:04:28 来源:券商中国

2019年至今,公募基金行业迎来一轮大发展,有过爆款迭出的高光时刻,也遭遇过发行冰点期。前些年热情高涨时,经常听到“炒股不如买基金”,数以亿计的投资者在高位奋勇入市。但随着赛道行情破灭,热门基金出现持续亏损。基民对基金行业的信任,经历了一个由满怀希望到伤心失望的过程。

为“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近日证监会推出六大措施,摆在首位的是“加快投资端改革,大力发展权益类基金”。不难发现,作为全市场主要投资群体的7亿多基民,他们的信心恢复将成为活跃资本市场的关键所在。要恢复基民投资信心,需以本轮基金业大发展为线索,梳理出基民心态变化的过程、特点、原因,从而结合当前市场情况给出明确建议。围绕于此,券商中国记者近日独家专访了国际知名基金评级机构晨星(中国)的总经理冯文。

冯文认为,基民的心态变化,和基金业造星以及赛道投资热潮等情况是相互联系的。这使得基民在高位抱着“获得更高回报”的初衷买基金,在赛道行情回落后遭遇大幅亏损,信心随之下降。在鼓励发展权益基金背景下,基金公司应以促进规模“有机”增长为导向,注重产品稳健性和投资者体验提升,以业绩口碑来增强投资者信任度,这些都是恢复基民信心要做的工作。


(资料图)

造星、赛道投资、基民高位入市

券商中国记者:如果说股市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那么基民就是基金行业的温度计。基民对基金行业的感知,会反映在基金产品发行、基金投资业绩、基金产品营销等各方面。就2019年以来至今这段时间,您的整体观察是怎样的?

冯文:在2019年A股大涨和公募基金赚钱效应凸显带动下,基民的权益基金投资热情被点燃。2019年全年新基金募集规模创下2015年牛市后的新高,权益类基金无论是在发行规模还是在数量上,都较前期出现明显回升。并且,在主题行情驱动下,公募基金行业在2019年迎来一波造星和赛道投资热潮。其中,互联网基金销售渠道也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在让基金销售变得更加便捷的同时,吸引了大批新基民入市。

在此过程中,不少高行业集中度或偏好蓝筹成长的基金因突出的业绩表现,受到投资者青睐。基金公司也以市场热点为导向,推出与当时表现较好的行业和主题相关的新基金。不少基金公司更是任用短期业绩出色的基金经理担纲新基金,用他们过去的历史业绩来进一步煽动基民对高回报的预期。还有,众多基金公司也开始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上探索营销策略,以求吸引投资者的目光。

可以说,很多在市场高位入市的基民抱着“获得更高回报”的初衷买基金,其中不乏许多不熟悉A股市场波动的新投资者。虽然一些早入市的投资者在2019年、2020年获得了不错收益,但一些热门基金在2021年赛道行情回落后遭遇大幅回撤,赚钱效应明显减弱,基民的信心也随之下降。

券商中国记者:在上述基民信心转变过程中,基金公司等主体的行为是怎样的?后者和前者之间是如何相互影响的?

冯文:在基民信心转变过程中,我看到了市场对高收益产品的需求,但也看到了多数基民缺乏对风险收益的必要认知,将短暂行情视为常态,导致了过高的收益期望。基金公司为扩张规模,在市场高点不断推出新基金,却未能站在投资者角度提醒风险,这不仅有损投资者体验,也对基金公司自身的业绩口碑造成了不良影响,不利于公司和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具体而言,从投资者自身来看,许多人在上涨行情中获得了较高收益,导致他们对投资的期望过于高企。然而,一旦市场行情回落,他们往往会遭遇较大亏损。这超出他们的承受能力,从而导致信心下降和失望情绪的产生。这说明,相当部分基民对投资市场的风险认知不足,认为市场只会涨不会跌,以至于在市场出现波动、基金亏钱后觉得难以接受。

从基金公司来看,基民上述行为和心态变化,反映出基金公司在市场营销策略和投资者教育方面存在不足之处。在高点发行新产品固然能吸引增量投资者入市,但这不仅给基金经理的建仓带来困难,也会使得产品成立后基民投资体验大打折扣。实际上,基金营销在市场情绪高涨时,过于注重收益方面的宣传,而未能对投资者可能面临的亏损情况进行充分说明和告知,导致了不少投资者误将高收益视为常态,无法接受大幅回撤和亏损。

不应再从基金经理名气角度选基金

券商中国记者:通过对基民心态转变过程有了全面认识后,您认为该如何恢复基民信心?特别是,基金公司在产品布局、市场营销等方面该如何调整?基民自身又该如何进行预期调整?

冯文:经过上述变化之后,目前基民和基金公司等市场主体都已有所反思,结合资本市场和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趋势来看,信心恢复应朝以下方面努力:

基金公司作为基金业发展的主导者,应以长远发展为目标,注重产品稳健性和投资者体验提升,同时加大投资者教育力度,传递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这需要引导投资者更理性地看待投资,不仅包括宣传投资的潜在回报,还需要强调风险的存在,帮助投资者更全面地评估和管理风险。在市场营销方面,基金公司应以促进规模“有机”增长为导向,而不仅追求短期规模效应。这意味着,基金公司应以长期业绩为核心,而非短期回报。这有助于提升公司的业绩口碑,增强投资者的信任,从而达到在稳固规模的同时更好留住投资者的效果。

对基民而言,投资是认知的变现。经历过满怀希望到伤心失望之后,他们应该有所反思,持续提升自己的基金投资知识,特别是要加强风险意识。首先,要进一步了解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风险偏好,这样才能在投资时做出更明智的决策,选择适合自己的基金,避免投资风险超出自身承受能力。更进一步,基民应关注基金业绩背后的驱动因素,在投前了解基金产品的投资范围、投资策略和组合特征,判断是否和自己的风险偏好相符,不要再单纯从业绩或基金经理名气的角度来选产品。此外,树立合理的投资预期也至关重要,应该从长期投资的角度来配置基金。只有在深入了解自己投资产品的基础上,基民才能在市场波动时保持冷静,并做出更明智的决策,从而在长期内取得更好的投资效果。

券商中国记者:经过近年大发展,公募基金已成为资本市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提振投资者信心还得到了高层关注。比如,证监会近期推出的活跃资本市场六大措施,明确表示加快制定资本市场投资端改革行动方案,从推动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持续优化市场投资生态、加大中长期资金引入力度等方面作出系统安排。您认为这些举措对恢复投资者信心,会起到哪些作用?

冯文:总体来看,这些政策措施旨在通过激发市场活力、提高投资者信心、优化基金行业结构等方面的改革来推动资本市场的可持续发展。这些措施展现了监管对于基金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视,旨在创造更为稳定和更加有利的投资环境,进一步增强市场的韧性,促进基金市场的高质量发展,以满足投资者多样化的投资需求和提升投资者体验。

发展权益基金将为基民提供更多选择

券商中国记者:在某种程度上,基民信心的恢复和权益基金有着密切关系。在证监会推出的六大措施中,摆在首位的是“加快投资端改革,大力发展权益类基金”。并且针对大力发展权益基金,证监会还提出了放宽指数基金注册条件、增加发行比例、降低管理费率水平、加大自购力度等相关举措。从当前环境来看,您认为发展权益基金具备哪些优势?

冯文:从资本市场和基金公司视角看,注册制改革的推进将促使资本市场更趋向市场化和法治化,降低企业上市门槛,加速高质量企业的上市过程,从而推动整个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此举会进一步扩展权益类产品可投资的多样性,为基金公司创造更大的灵活性,可以设计出不同风格和风险收益特征的产品。此外,近期监管提出的发展权益基金的六大举措,再次突显了指数产品的重要性,并进一步放宽了公募基金的投资限制。这为基金公司在权益类产品上进行发展和创新,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有助于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需求。

从基民角度看,近期公募基金费率改革进一步提升了权益基金的吸引力。通过降低管理费率,可以减少投资者的投资成本,这对于长期投资者来说尤为重要。降低费率一方面可以提高基金的吸引力,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与市场,另一方面也倒逼基金公司进一步优化运营效率,为投资者提供高质量服务。此外,鼓励基金公司自购权益类基金进一步强化了基金公司与投资者之间的利益绑定,可以提升投资者的信心和体验,有助于确保基金公司致力于为投资者提供长期增值,从而增强投资者对市场的信任。

券商中国记者:发展权益基金既关系到基民信心恢复,还关系到公募基金的资本市场定价权。从晨星(中国)的研究来看,目前公募权益基金的市场地位是怎样的?和成熟市场相比还有多大发展空间?此外,近期以来包括ETF在内的被动权益基金发展势头迅猛,您认为未来主动和被动权益基金的各自发展机遇分别有哪些?

冯文:根据晨星Direct数据统计,截至2023年6月底,国内权益基金规模(权益基金统计口径为晨星分类中的股票型、积极配置型和标准混合型基金)占比约为23%,与美国市场股票型基金占比超过50%的水平相比,国内权益基金占比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此外,国内权益基金持股市值占A股流通市值比例约为9%,处于近十年来的较高水平,但相比于美国市场(截至2023年6月底,美国共同基金持有美股市值占比约为31%),仍有显著提升空间。

在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趋势下,主动权益基金和被动权益基金发展前景都很广阔。在前期市场处于逐步完善、有效性不高的阶段,主动权益基金凭借超额收益优势更受广大投资者青睐,规模增速领先。后期随着市场有效性逐步提升,主动基金获取超额收益的难度日益加大,被动基金凭借风格稳定、持仓透明及低费率优势,有望获得更多的资金流入。结合美国市场的发展情况来看,被动权益基金的规模在长期有可能超越主动权益基金。

我认为,放宽指数基金注册条件以及拓宽公募基金的投资范围,会有利于丰富市场中基金产品的多样性。这将为基金公司提供更大的创新空间,以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需求。投资者也将从中获益,因为他们能够更精准地根据自身投资目标选择合适的产品。

关键词:

责任编辑:宋璟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